星状细胞瘤临床医学小百科
星状细胞瘤这个名词很多人并不了解,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是颅内较常见的肿瘤之一,起自星形细胞,约占颅内肿瘤的12-17%。星形细胞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及脑内任何部位,但成年人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儿童则以小脑半球较为多见。
肿瘤病理和生物学行为:
星形细胞瘤主要位于白质内,多呈浸润性生长,不具有包膜,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肿瘤多数不局限于一个脑叶,向外生长可以侵及脑皮层;向内生长则可破坏深部重要的结构,甚至经胼胝体越过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部分星形细胞瘤可囊性变,并以小脑半球较多见。囊性变可有“囊在瘤内”和“瘤在囊内”两种类型。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包括纤维型、毛细胞型、原浆型、肥胖细胞型等。肿瘤内血管为毛细血管、数量不多,可见钙化,肿瘤细胞分布稀疏。
星状细胞临床表现:
星形细胞瘤生长较缓慢,病程较长。多数病例自出现症状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2年,有个别病例甚至可以长达10年。临床症状包括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前者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后者则取决于肿瘤的部位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其生物学特性。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有60%发生癫痫。大约30%的病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大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多数先出现由于肿瘤直接破坏所造成的定位体征和症状,随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小脑半球肿瘤则相反,经常首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如头疼、呕吐、视力视野改变、视神经乳头水肿和头颅扩大(儿童期)等。
星状细胞影像学表现:
1. CT表现
浸润性生长的星形细胞瘤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区,其CT值多为20Hu左右,肿瘤与周围水肿不易识别。病变的边缘多不规整,占位效应和病变范围大小有关。肿瘤体积越大,其占位效应越明显。这类肿瘤分化较好,内部的血管结构亦较完整,故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大约15%的星形细胞瘤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灶。
囊性星形细胞瘤平扫时为境界清楚的囊性低密度影,肿瘤的实性部分或壁结节为类似于脑本质的等密度影。常见瘤旁水肿,占位征象较明显。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性部分中度强化。小脑半球囊性星形细胞瘤需与血管母细胞瘤相鉴别。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瘤结节呈中度强化;后者则发病年龄高于前者,瘤结节强化十分明显。
2. MR表现
MR检查见肿瘤呈长T1和长T2信号表现,即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强度,在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强度。肿瘤信号的均匀程度视其内部结构而定,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浸润性生长的星形细胞瘤一般无强化或现有轻微的斑点样强化;囊性星形细胞瘤则可见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热文:什么是颅内肿瘤TM(GR)分期? 医生是怎样判断脑瘤到哪个期
星状细胞鉴别诊断
1。脑梗塞
星形细胞瘤常可同时累及一个或两个脑叶;其CT、MR表现有时与脑梗塞表现相似。鉴别要点为脑梗塞的低密度影均位于脑动脉分布区内,一般不会跨跃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分布区;其次,脑梗塞多为楔形改变,而星形细胞瘤则形态不规整。临床病史和CT、MR复查亦有助于鉴别。
2。急性脑病 小儿急性脑病(acute encephalopathy)
可表现为双侧丘脑肿大,其形态和信号强度类似低级星形细胞瘤,增强扫描无变化。急性脑病经抗病毒治疗后双侧丘脑肿大可渐渐恢复正常。二者鉴别点在于急性脑病造成双侧丘脑肿大的边缘模糊,脑积水较轻;而胶质瘤边缘相对清楚,脑积水明显。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