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CT诊断垂体微腺瘤如何
垂体微腺瘤由于初期的症状较轻,不易引起病人重视。且在颅内肿瘤中也并不常见,它只是闭经泌乳综合征的病因之一.随着CT设备的更新和扫描方法的改进,CT检查已完全可以对垂体微腺瘤做出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而早期的CT大多检查直径>10mm的垂体瘤(垂体大腺瘤)。
垂体瘤的临床与病理
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相等,但分泌催乳素的微腺瘤多为女性。临床上,将直径≤10mm的垂体瘤称为垂体微腺瘤。
垂体腺瘤属脑外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向上生长突破鞍膈侵及鞍上池。较大的肿瘤因缺血或出血而发生中心坏死或囊变。偶可钙化。临床表现有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头痛等。
垂体微腺瘤的CT表现
(1)垂体高度异常:
垂体腺瘤40。0%~81。5%有垂体高度增加,但是垂体正常高度(男<7mm,女<9mm)这一标准难以被普遍接受。因为正常高度的垂体内发现微腺瘤也并不少见。
(2)垂体内密度改变:
快速注射对比剂后迅速扫描肿瘤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因为垂体无血脑屏障,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进得快、去得快,而肿瘤的血供不如垂体丰富,对比剂进得慢、去得也慢。肿瘤低密度世可由肿瘤液化、坏死和纤维化所致。低密度肿瘤多见于PRL腺瘤,而HGH腺瘤和ACTH腺瘤多为等密度。鞍内垂体腺瘤的强化形式包括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局限低密度、未见异常密度。
(3)垂体上缘膨隆:
垂体微腺瘤78。3%~84。2%的病例可出现垂体上缘膨隆。冠状扫描,膨隆可以居中,偏侧更有意义。少数病例垂体上缘平坦。
(4)垂体柄偏移:
冠状面可以观察垂体柄左右偏移。偏侧的肿瘤可以将垂体柄挤向对侧,约占18。4%~31。7%。居蝶鞍中部的肿瘤,可以使垂体柄变短。垂体柄的前后移位,在矢状或冠状面上才能显示。有些病例在CT扫描时,垂体柄显示不清楚。
(5)鞍底骨质改变:
冠状面扫描可以显示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占 57。9%~63。3%,但少数病例肿瘤与骨质改变之间存有一段距离。
(6)血管丛征:
动态CT扫描观察,垂体腺瘤使垂体内毛细血管床受压、移位称血管丛征(tun征)。垂体毛细血管床在对比剂达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10秒出现,表现为圆形血管丛,位于中线,垂体柄前,直径3~4mm,有的分散在垂体上面,表现为一平行的带状影。在颈内动脉优等显影后20秒或开始注药后40秒血管床密度很高(CT值>100HU),以后有规律的下降,约在开始注药后80秒,垂体均匀强化,血管床消失。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