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医学诊断手段有哪些
首先,肝癌有明确的高危人群
乙肝、丙肝感染患者,凡这类人到35岁以上,我们都会呼吁他们定期到医院检查,密切随访,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进行干预和治疗;其次,在我国,很多用人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体检,我们临床中发现的早期肝癌患者,有一半都是从体检筛查中发现的,这个比例相对其他国家较高。
甲胎蛋白诊断肝癌
甲胎蛋白(AFP)的发现可以说是肝癌诊断史的一个里程碑,将肝癌由出现症状后的“临床诊断”带入无症状的“亚临床肝癌早期诊断”阶段,实现肝癌诊断的第1个飞跃,带来肝癌治疗后生存率的革命性提高。AFP至今为止仍然是较重要的肝癌早期诊断技术。在病毒性肝炎基础上,如果发现AFP升高,特别是大于400 μg/L时,应该高度怀疑肝癌可能。但由于AFP的敏感性只有60%左右,很多肝癌患者的AFP指标并不会升高,所以还要结合其他诊断手段,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目前,其他一些肝癌肿瘤标志物也呼之欲出,希望将来能应用于临床,与AFP“并肩作战”,共同诊断肝癌。
影像学诊断肝癌
80年代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促成了肝癌诊断的第2个飞跃。由于电子计算机与超声波、X线、磁共振、核素等的结合,导致医学影像学的突飞猛进。目前医学影像学检查敏感度明显提高,1cm的小肝癌已不难检出,肝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除有定位进展外,还有一定的定性价值,并有助指导手术,同时对华体会手机娱乐 以及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ET、功能MRI等分子显像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影像学检查在肝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地位。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研究、特别是人类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步,分子诊断、分子分型和分子预测将成为肝癌诊断的第3次飞跃。
阅读:肝癌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两种诊断标准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