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能转移到其他部位
癌症之所以让人们素手无策,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转移性,会从原发病灶通过血管、淋巴管、直接浸润等方式转移至其他部位,也就是如果只治疗了原发部位的肿瘤病灶,还远远不能解决癌症的困扰。但是,为什么癌症会有这样的特质呢?
其实,癌症病灶的转移也就是癌细胞的扩散过程,癌细胞扩散到某个部位后,可能死亡,也可能经过不断增殖形成人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癌症转移灶。科学家指出,癌症细胞在转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要经过数十次变异,然后要克服细胞间粘附作用脱离出来,并改变形状穿过致密的结缔组织。成功逃逸后,癌症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血液,在那里它还可能遭到白细胞的攻击。 接下来癌细胞将通过微血管进入一个新器官(现被称为“微转移”)。在这里,癌细胞面临着并不友好的环境(称作“微环境”),有些细胞当即死亡,有些分裂数次后死亡,还有一些保持休眠状态,存活率仅为数亿分之一。 存活下来的癌细胞能够再生和定植,成为化验中可发现的“肉眼可见转移”。随着转移的发展,它挤走了正常的细胞,破坏了器官的功能,较后足以致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癌细胞是非常顽强的,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癌症手术前后也通常要采取辅助性放化疗的原因,尤其是术后的辅助治疗就是为了杀死一些转移到其他部位的癌细胞,预防复发转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