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ET-CT诊断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unknownorigin,FUO)因其病因庞杂且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发现,成为临床中较难诊断的病症之一。近年来发射型正电子断层-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发展迅速,其在发热待查病因学诊断、疾病分期、评估预后治疗效果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不明原因发热(FUO)概念早在1961年由Petersdorf和Beeson提出,定义为:发热时间大于3周,多次体温升高过38.3℃并在入院1周内完善各项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病因者。
FUO的病因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大类:肿瘤、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疾病(NIID)和不明原因,未确诊率达到5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PET-CT的出现为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或思路。
petct诊断不明原因发热" width="400" height="230" title="应用petct诊断不明原因发热" align="" />
目前常用的正电子核素主要有18F、11C、13N等,其中多种示踪剂用于诊断FUO,被广泛应用的有:67Ga-枸橼酸,111In-WBCs,99mTc标记的抗粒细胞单克隆抗体,111In和99mTc标记的非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HIGs)
由18F标记的FDG(18F-FDG)被称为一种“世纪分子”,是目前较为重要的正电子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诊断当中,其使用量占全部PET/CT显像的95%以上。在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后,可以通过这种示踪剂得到葡萄糖
文章内容来源《18F-FDGPET/CT在发热待查的应用价值》
阅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