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胰腺癌_胰腺属于中医的脾脏?
脾是中医的五脏之一,也称为“后天之本”。在西医还未传入中国以前,中医争论的焦点是在六腑之中的三焦,对于五脏的解剖与功能对应关系,并没有太大的争议。而随着西医的传入,在对组织器官或是功能上,就需要有一个对应。
翻译家将西医中的Spleen(脾、愤怒、怒气)对应于中医的脾脏,可能是基于脾的统血、以及其位置形态。王冰在注释《素问》时提到“脾,形象马蹿。”其后医家则对脾的位置、形态、色泽及功能做了图示、描写、推论等。如:脾的位置“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上之左”(《类经图翼》);“微差左胁于胃之上”(《医学入门》);“(胃)其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医贯》);“脾掩乎太仓附脊十一椎”(《针灸大成》)。
太仓即胃,掩乎太仓意指脾在胃之后,十一椎即第十一胸椎。现代医学关于脾的解剖是脾位于腹腔中,胃的后方,有胃脾韧带与胃相连,约与第十二胸椎高度一致,仰卧比站位高2.5cm,约相当于一个椎体,活体脾较尸体脾低些(X线下观察)等与古代中医所述基本相同。
为什么古人会有脾具有主运化的功能认识呢?从《难经四十二难》中记载脾有“散膏半斤”,可见中医对脾的解剖认识与西医并不完全相同,可能还包括西医的胰。胰脏具有助消化功能,而中医文献中缺乏有关胰的记载。在对人体的认识中应当说古代医家的观察是较全面的,尤其是大的脏器一般不应遗漏,胰腺在腹腔中较易辨认,中医古代医籍中缺少记载可能是古人将其误认为脾脏的一部分,如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就曾将胰认做脾。
因而,依据现代医学相关内容,将中医“脾脏”对应的功能和位置形态与之相比较,应该是西医解剖学当中的“胰和脾”。
阅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