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食道癌|古代医家如何认识食道癌?
食道癌在古代被称为噎膈、噎塞、膈噎、膈气等。目前被统一称为噎膈。历代医家对食管癌病因病机方面的论述以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寒温、久病年老、肾水干枯等为主,这些原因导致气滞、痰结、血疲、阴液枯槁,胃失通降,从而形成了噎膈。
《景岳全书·噎膈》曰:“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并指出:“少年少见此证,而为中衰耗伤者多有之。”可知噎膈的病因复杂。
《济生方》对噎嗝有专门的描述“其为病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肋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噎气不舒。”
又有《症因脉治·噎膈论》:“伤噎隔之证,饮食之间渐觉难下,或下咽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渐至每食必噎,只食稀粥、不食干粮”的记载。
赵献可在《医贯·噎膈论》中说 :“盖肾主五液,又肾主大小便,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煎熬津液,三阳热结。”认为肾水的干枯是关键。
阅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