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食道癌|现代中医怎么认识食道癌?
依照传统医学的理论,古今气候变迁,环境有很大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结构也有很大变迁。单单回顾过去几十年,很多疾病在疾病谱中就已销声匿迹,或是初露头角,乃至呈现大范围的流行。古典的医家丛书,往往依据这些理论,对当时的疾病变化作出解释,以更好契合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对于食道癌,今天的中医也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论点。
早在2000年前,《内经》便已有了关于食管癌(噎膈)的相关症状、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记载,后代的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中的内容。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一般是手术、放化疗为主,但对于中晚期患者或不能耐受西医治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的介入,会给病人带来新的生机。
目前对于食管癌的病因病机研究,认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痰、血互结,津枯血燥而致的食管狭窄、食管干涩是噎膈的基本病机。
司富春等对食管癌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将食管癌的病因归纳为忧思郁怒、饮食酒伤、正气虚弱,还认为某些疾病经久不愈可转化为食管癌,另外性别因素也是食道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病机亦总结为气、血、津液、阴阳这四个方面,认为食管癌病变属气机失常者,主要表现为气结,忧思郁怒是导致气机失常的重要因素。另外,气的虚少也是食管癌的重要病机。血液流通不畅,停留体内,产生瘀血停滞于食管,妨碍饮食,导致噎膈。津液停留于体内,多生湿化痰,痰湿阻于食管,也可导致噎膈的发生。
卞嵩京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则提出,噎膈当以阳虚为本,痰瘀为标。其初、中期多为阳虚寒证。认为本病初起胃家虚寒,中阳不运,脾气因伤,饮食精微不能输布变化聚而成痰;日积月累,由气入血,痰湿瘀血层层包裹,凝滞搏结为有形隔阻而为噎膈。久病饮食不入,格拒不下,水谷之海不能日受其新以易其陈,胃体失养,终成阴阳两竭之势。
刘友章教授认为其病机特点为正虚毒留。正气渐虚,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导致肿瘤发生的外因很多,大致可概括为外邪、七情和饮食劳倦等方面。外邪久郁而化热,炼津为痰,痰热湿池阻遏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停而为疲,疲池疲热久郁成毒;内伤七情,肝脾失和,气机升降乖戾,运化不及,气滞湿停,痰疲由生;纵悠口腹,肥甘厚味,滋生痰池,痰、池、疲结而化毒。邪毒耗伤正气,正虚不能却邪,毒留不去而凝为癖块,癌瘤遂成。
刘沈林教授则认为,食管癌的病因病机为气结津亏,痰癖互阻。亦指出晚期食管癌临床上常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舌体痩小,色红,紫黯,荅厚腻,舌下脉络曲张,脉细涩,临床症候表现进一步证实气结津亏、痰瘀互阻证是晚期食管癌的主要证型。
文章内容来源《食管癌中医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董春娇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