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PETCT显像优势
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发于男性,肿瘤多来自于上皮组织且易发生转移,早期及时诊断对疾病治疗和改善预后极其重要。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 CT)的发展和完善,现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疾病早期诊断、病情跟踪和疗效预后评估的重要方法。
膀胱癌诊断研究 目前临床上诊断膀胱癌方法较多,常规的膀胱镜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虽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却无法观察肿瘤浸润侵犯范围和有无转移病灶确,而且对于部分膀胱内充血或尿道狭窄病人诊断的操作难度较高,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诊断结果。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如螺旋CT在诊断膀胱癌能较好的观察肿瘤大小、形状、双
径等基本形态,但诊断观察主要依赖于解剖结构的改变,且在观察肿瘤病变及转移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人们渐渐发现PET结合CT在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时能较好的观察肿瘤病灶形态并能反映其代谢变化。李洪生研究认为PETCT作为将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成像相结合建立的功能分子影像平台,其独特的显像模式在肿瘤转移病灶的检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18F-FDG PETCT影像分析医学研究发现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高葡萄糖代谢的特点,而18F-FDG作为PETCT现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显像剂,经静脉注射后在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的作用下,跨膜转运到细胞内且不能被进一步代谢而被滞留在细胞内,可较好的反应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水平,因而在恶性肿瘤部位较正常组织和器官能明显聚集显像。但也有研究认为18F-FDG由泌尿系统排泄,肾脏和输尿管、膀胱等部位均可呈现较高的显像剂摄入分布,膀胱内18F-FDG的滞留对诊断观察带来一定困难。
对此临床诊断中受检者大多通过多饮水或给予呋塞米介入,反复排尿和降低膀胱内的放射性本底进行延迟显像观察,发现也能取得同传统强化CT相接近的诊断效果,且在肿瘤病变转移及邻近组织浸润方面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确诊的34例移行细胞癌病人,增强CT和18F-FDG PETCT 显像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在观察恶性肿瘤病变浸润和转移时18F-FDG PETCT显像准确度明显较高,这和汪太松等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吻合,但该研究也认为 18F-FDG PETCT显像对观察直径<1.0nm的淋巴腺转移准确度、特异度相对较低,存在一定漏诊和误诊可能,对此我院认为本次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证实其可靠性。
综上,膀胱癌病人通过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能较好的观察肿瘤病灶形态和分布,且对肿瘤的病变转移观察效果较好,有益于早期诊断、了解肿瘤病变分期和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阅读:发热原因不明怎么办?试试PET petct为何比普通体检要贵?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