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大解析
什么是癌症五年生存期:
癌症病情的发展是有一个时间限制的,一般癌症接受正规的治疗后,医生会嘱托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般术后的 患者检查会比较频繁,病情如果得到了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检查的次数会缩小,当患者从患癌症治疗痊愈后的五年后,如果病情没有继续发展我们就这是癌 症的五年生存期,从此以后患者不必频繁的检查身体,五年生存期是针对癌症治疗的一个判断,提示预后良好。
五年生存率只是医学上的一个统计,它并不指具体患者个案。也即是医学统计至五年,并不是说你的个案限于活五年。实际上被确诊癌症后,活到五年以上的人到处可见,而且越是活得长,再次复发的机率也越低,生存率还可以提高。在我们的周围不乏活了十年二十年依然无恙的癌症康复者。
癌症五年生存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五年内没有再次复发不等同于五年后癌症不会复发。因此对于五年后的癌症患者也不要每年定期做身体检查,确保癌症不再发生。
五年生存率临床意义
五年生存率系指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病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达有其一定的科学性。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发生转移和复发,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除手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除后五年之内,约占10%。所以,各种肿瘤根除手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极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达各种癌症的疗效。
癌症的可恶之处是在于它会扩散和转移。据五年生存率统计,癌患者活不到五年,大多并是在治疗前已经转移或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经过一段潜伏时间,不是手术或治疗不成功,又在重新增殖或通过淋巴和血管在别处形成新灶。故当医生告诉患者,病灶部位癌肿已经全部切除,手术相当成功。这还不能算治好,只能说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稳定)。只有当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五年,又无任何复发迹象者,才可以认为临床治好。
根据美国肿瘤学会的新的统计,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年-2009年的五年生存率——一个用来统计癌症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指标,达到68%以上,比1975 年-1977年的48.9%有显著上升。相比之下,中国肿瘤防治办在今年1月发布的《中国肿瘤统计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五年生存率为25%左右。
如何提高癌症五年生存期:
1)及早手术:
发现癌症及早手术是提高患者五年生存期较有效的方式,越早期发现的癌症治疗效果越好,很多早期的肺癌、肝癌都可以通过手术完全治好。
2)手术中预防:
发现肿瘤手术中的处理也很关键,在处理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时一定要防止癌细胞污染正常组织,手术中避免挤压肿瘤。尽可能的减少手术中血液流失,混有癌细胞的血液污染也是导致癌症复发的一大因素。如无法达到创面清除要进行微波固化,冷冻等方式正确处理。
3)术后护理定期随访:
癌症切除后术后常规的放化疗外,定期的随访检查也是提高五年生存期的关键。
附注:肺癌、肝癌癌症的五年生存期
肺癌:早期(50-60%),晚期(8%-10%)。
肝癌:早期(50-80%),晚期(5%左右)。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