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何时做放疗效果更好
肺癌目前优选手术切除,但对于那些术后复发或并不适合做手术的患者需要做放射性治疗,目前肺癌放疗包括治疗性放疗、手术前、同步放化疗、手术后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肺癌患者何时选择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呢?
肺癌放疗治疗原则 :
(1)应在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和/或呼吸内科共同研究和/或讨论后决定肺癌病人的治疗方案。
(2)除急诊情况外,应在治疗前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全面的治疗计划。
(3)对因心肺疾患等原因不能手术的病人,假似一样状况和预期寿命允许,放疗应以治好为目的。
(4)接受治疗性放疗或化放疗的病人,应尽可能避免因为暂时和可处理的毒性反应而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这些毒性反应包括3度食道炎、血液学毒性等。应在毒性出现前对病人进行解释。
(5)对于可能治好的病人,治疗休息期间也应予以细心的监测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6)手术后放疗设计应参考病人手术病理报告和手术记录。
肺癌放疗何时选择较好:
(1)治疗治疗:有手术禁忌或拒作手术的早期病例,或病变范围局限在150cm的IIIa病例;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血象白血球计数大于3×10^9/L,血色素大于100g/L者;KS≥60分事前要周密地制订计划,严格执行,不要轻易变动治疗计划,即便有放射反应亦应以治疗肿瘤为目标。
(2)姑息治疗:其目的差别甚大。有接近治疗治疗的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亦有仅为减轻晚期患者症状,甚至造成安慰作用的减症治疗,如疼痛、瘫痪、昏迷、气急及出血。姑息治疗的照射次数可自数次至数十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设备条件等而定。但必需以不增加患者的痛苦为原则,治疗中遇有较大的放射反应或KS分值下降时,可酌情修改治疗方案。
(3)术前放疗:旨在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中造成肿瘤播散的危险,对估计手术切除无困难的患者可手术前大剂量、少分割放疗;如肿瘤巨大或有外侵,估计手术切除有困难可采用常规分隔放疗。放疗距手术时间一般以50天左右为宜,较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4)术后放疗:用于手术前估计不足、手术切除肿瘤不彻底的病例。应于局部残留灶放置银夹标记,以便放疗时能准确定位。
(5)腔内短距离放疗:适用于局限在大支气管的癌灶,可采用后装技术通过纤支镜将导管置于支气管病灶处,用铱(192Ir)作近距离放疗与体外照射配合,能提高治疗效果。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