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有哪些手段?肺癌的免疫治疗中哪个效果好?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次大会也有多项相关研究报道了相关成果。其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钟华教授、韩宝惠教授团队报告了树突状细胞疫苗(DC疫苗)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阴性的非鳞NSCLC中作为前列治疗的研究结果,并在会议上做口头发言。该项目起始于2016年1月,是上海市胸科医院依托中捷的合作项目。
本单臂研究纳入61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非鳞NSCLC患者,探究在此类患者中,肺癌的树突状细胞疫苗(DCVAC/LuCa,DendriticCellVaccineforLungCancer)与化疗联合作为前列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正式入组后,接受4~6周期诱导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卡铂(AUC=5)],随后进入维持化疗阶段[培美曲塞(500mg/m2)]。
诱导化疗2周期后,未进展患者纳入疗效分析的改良的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并联合DCVAC/LuCa[剂量与每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单采数量相关,中位数8.48×106个DC]。
安全性终点主要为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严重不良反应(SAE)。疗效终点主要为总生存(OS)期及无进展生存(PFS)期。
研究发现,DCVAC/LuCa联合化疗的安全性良好,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便秘63%、食欲下降62%、乏力60%、谷草转氨酶(AST)升高22%、血红蛋白减低22%、腹部不适22%等,大部分为1/2级且可缓解。无DCVAC-LuCa相关不良反应。
在mITT人群中,截至2年的随访时间点,中位OS期尚未达到,2年OS率达到52.57%;中位PFS期也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为8.0个月。
DC疫苗在前列腺癌、卵巢癌领域的数项研究中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在肺癌领域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
本研究开拓性地探索了DC疫苗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应用可能性,为今后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打下基础。此外,在DC疫苗的制备方面,本研究相较于多数DC疫苗相关研究中的传统制备方式有所改进,即采用患者自体的死亡肺癌细胞株负载自体DC制备疫苗,相当于肺癌细胞全抗原负载DC,无需个体化制备,提高了DC疫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在肺癌的免疫治疗中,PD-1单抗是目前受关注并体现出良好应用价值的疗法,尽管跨试验对比是不合理的,以KEYNOTE189数据(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前列治疗EGFR/ALK阴性转移非鳞NSCLC:中位OS期为22.0个月,中位PFS期为9.0个月)作为初步参照,也可提示DC疫苗联合化疗前列治疗晚期EGFR、ALK阴性非鳞NSCLC的应用潜力,表明这一疗法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领免疫治疗颠覆肺癌治疗之后,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也有望走入大众的视野。
在今后的探索中,仍有待完善DC疫苗发挥疗效的验证环节,深入分析患者在接受DC疫苗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免疫应答状态,进一步明确DC疫苗在这一联合疗法中所起的作用及起作用的机制。
患者正式入组后,接受4~6周期诱导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卡铂(AUC=5)],随后进入维持化疗阶段[培美曲塞(500mg/m2)]。
诱导化疗2周期后,未进展患者纳入疗效分析的改良的意向性治疗(mITT)人群,并联合DCVAC/LuCa[剂量与每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单采数量相关,中位数8.48×106个DC]。
安全性终点主要为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严重不良反应(SAE)。疗效终点主要为总生存(OS)期及无进展生存(PFS)期。
研究发现,DCVAC/LuCa联合化疗的安全性良好,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便秘63%、食欲下降62%、乏力60%、谷草转氨酶(AST)升高22%、血红蛋白减低22%、腹部不适22%等,大部分为1/2级且可缓解。无DCVAC-LuCa相关不良反应。
在mITT人群中,截至2年的随访时间点,中位OS期尚未达到,2年OS率达到52.57%;中位PFS期也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为8.0个月。
DC疫苗在前列腺癌、卵巢癌领域的数项研究中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在肺癌领域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
本研究开拓性地探索了DC疫苗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应用可能性,为今后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打下基础。此外,在DC疫苗的制备方面,本研究相较于多数DC疫苗相关研究中的传统制备方式有所改进,即采用患者自体的死亡肺癌细胞株负载自体DC制备疫苗,相当于肺癌细胞全抗原负载DC,无需个体化制备,提高了DC疫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在肺癌的免疫治疗中,PD-1单抗是目前受关注并体现出良好应用价值的疗法,尽管跨试验对比是不合理的,以KEYNOTE189数据(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前列治疗EGFR/ALK阴性转移非鳞NSCLC:中位OS期为22.0个月,中位PFS期为9.0个月)作为初步参照,也可提示DC疫苗联合化疗前列治疗晚期EGFR、ALK阴性非鳞NSCLC的应用潜力,表明这一疗法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带领免疫治疗颠覆肺癌治疗之后,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也有望走入大众的视野。
在今后的探索中,仍有待完善DC疫苗发挥疗效的验证环节,深入分析患者在接受DC疫苗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免疫应答状态,进一步明确DC疫苗在这一联合疗法中所起的作用及起作用的机制。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荐 相关文章
让更多肺癌患者走上治好之路,重磅免疫组合疗法显著延长无癌生存时间
百时美施贵宝(BMS)公司宣布其重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Opdivo(nivolumab)与化疗联用,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使用,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癌生存时间。新闻稿指出,这是免疫组合疗法作为NSCLC的新辅助治疗,在3期临床试验中改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它代表着在早期肺癌患者中改善长期临床结果方面的重要突破。[详细]
晚期肺癌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药物治疗肺癌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化疗是指过化学物质(抗癌药)来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并杀灭癌细胞,是一种全身治疗方法,化疗药物主要包括吉西他滨、紫杉醇、顺铂、卡铂等。[详细]
关于肺癌靶向治疗的几个常见问题
肺癌已然成为了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病理类型,肿瘤可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肿瘤和非小细胞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肿瘤是我国肿瘤的主要病理类型,大约在肺癌总数中占比80%。[详细]
不幸中的万幸?不吸烟的肺癌患者,赶紧查查你有没有“钻石突变”!
在我国,新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表示,2000-2014年,我国女性肺癌年增长率甚至赶超男性,城市地区男性和女性肺癌年增长率分别为3.0%和4.0%,农村地区相应年增长率分别为5.3%和7.0%。[详细]
肺癌淋巴结转移怎么治疗好?微创手术治疗肺癌肺癌效果好不好?
除此之外,患者体内的肿瘤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在手术前应正确判断患者肺癌的分期和肿瘤位置,从而彻底清除体内肿瘤。部分患者即使手术也无法清除体内的肿瘤,此时应通过放疗或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方式进一步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详细]
肺癌免疫治疗是什么?肺癌免疫治疗有什么优势?
免疫治疗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的方法有很多,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旨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依靠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和肿瘤组织。[详细]
目前肺癌基因治疗有哪些类型?
阻碍原癌基因过量表达治疗。原癌基因的突变激活是肺癌发生的充分条件,原癌基因或其启动子的突变可导致原癌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导致肺癌细胞的永生化和恶性生长。针对原癌基因的异常活化,设计特异的反义RNA或siRNA进行RNA干扰,可以有效地阻碍原癌基因的过量表达。目前常用的RNA干扰的靶基因包括:myc、neu、ras等。[详细]
安进公布KRAS抑制剂新结果,特定肺癌患者获益更大
日前,安进(Amgen)公司的KRASG12C抑制剂Lumakras获得美国FDA的批准,治疗携带KRASG12C突变的经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被认为是打破KRAS“不可成药性”的重要里程碑。在今年的ASCO期间,安进公司公布了Lumakras在2期临床试验CodeBreak100中的新结果,并介绍该公司的进一步研发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对患者亚群的分析发现,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亚群对Lumakras的应答尤其出色。[详细]
如何降低早期NSCLC术后复发风险?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术后仍有30%的I期患者和超过60%的IIB期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1]。大多数复发是远处转移,并在术后的前两年发生[2]。
[详细]
肺癌保守治疗效果好吗?肺癌保守治疗还能活多长时间?
肺癌保守治疗说明有两种情况,一是肺癌没有手术适应症,已属于晚期病变,此时多伴有远处脏器的转移,病人身体的体质,虚弱身体差,可能会出现恶液质的症状,需要通过保守治疗延长生存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肺癌具有手术适应症,但有基础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等。这些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治疗,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保守治疗来提高预后效果。[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