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霉变食物,预防肝癌
黄曲霉素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是一种严重的致癌物质,比砒霜的毒性高68倍。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为1类致癌物,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大,一毫克的黄曲霉毒素就可以致癌。
日常生活中,黄曲霉素到底存在哪里?
“黄曲霉毒素是致命毒物,它较喜欢藏在发霉食物里,比如发霉的花生、大米、豆类等。”广东省疾控中心卫生化验所副所长、主任技师龙朝阳表示。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过20微克/公斤就是超标。
1、变质米饭
大米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天然培养基质。当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微生物生长的需求,微生物就会在大米中生长、繁殖。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不仅会耗损大米的营养成分,还会分泌各类有毒代谢产物,引起食物中毒。大米中镉含量过高,长期累积可导致“疼痛病”。
2、霉变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菌还喜欢在果仁和含油的种子内生长,因而像玉米、无花果及谷类中也易生存。建议食物较好要少量存放,以免霉变。根据我国规定,花生、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较多含量为20微克/千克以内。
如何识别霉变花生米?
花生米霉烂后,表皮会有一层黑色或黄褐色的细菌孢子菌丝,有霉烂的异味,这种情况是较易识别的。但轻微霉变的花生较难识别,这样的花生外皮呈褐色或黄色,果实内呈部分黄色或全部黄色,入口后有不同程度的苦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花生霉变后,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非常耐热的物质,在一般烹调加工的温度下很难被破坏,只有温度达到280℃时才发生裂解。
3、发苦变味的坚果
瓜子等坚果产生黄曲霉毒素,会造成变味,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的风险。如果吃到苦的、有味道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
4、乳制品
如果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和食品后,在其体内会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并存在于乳汁中,可导致其加工的奶和奶制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M1污染,虽然其毒性程度远比B1小得多,但长期积聚也很容易诱发癌症。
5、没洗干净的筷子
很多家庭的筷子都是用到发黑仍不舍得扔掉的,早期肝癌可能和我们使用的筷子有关。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毒素,但如果平时在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用到筷子,筷子就容易藏淀粉,容易出现霉变,进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6、砧板
日常使用的家用砧板竟也是滋生黄曲霉素的温床。“不少家庭使用的砧板上的粪生细菌数通常是马桶坐垫上细菌数的200多倍。”美国较负盛名的公立研究大学,亚里桑那大学环境微生物教授查尔斯·格巴(Charles Gerba)博士在论文中指出,家庭砧板的“脏”超出我们的想象,是典型的滋生致癌细菌的温床。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