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人群患肝癌率较高
喝酒脸红可能是基因变异,长期酗酒患肝癌危险远远高于正常人。日前,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历时4年跟踪调查,揭示了长期酗酒与患肝癌风险的内在联系,酗酒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肝癌风险很大。
中国1/3人群,“解酒基因”因变异而失效。该研究项目由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周建农所长组织实施,研究执行者、该所流行病室主任丁建华研究员介绍,饮酒是被公认的除了乙型肝炎、饮污染水和吃霉变食物之外的致肝癌危险因素,但危险性和内在联系一直缺少明确的认定。
研究显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要通过乙醛脱氧酶2(ALDH2)来完成,人体内的乙醛脱氧酶2,其功能就是将乙醛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较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但当乙醛脱氧酶2正常基因发生变异之后,便可使该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饮酒后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6倍多,长期酗酒,体内的乙醛就会蓄积,较终可能引起肝细胞发生癌变。
研究还发现,中国人群中乙醛脱氧酶2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占1/3,约4—5亿人,绝大部分人不知自己是酶活性缺乏者。
热文:肝癌治疗中肝内转移什么原因 肝癌预防 我们该吃什么才行?
“变异基因”携带者,癌变危险是常人的3.51倍 科研组较初在省内肝癌高发区调查发现,乙肝的重度流行和饮酒,确为当地肝癌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在当地30%的长久饮酒者中,为何仅部分人较终患肝癌? 为此,调查组在当地对208例肝癌新发患者以及208名非肿瘤居民,进行乙醛脱氧酶2基因型和乙肝病毒携带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时调查他们的研究状况。
结果发现,在酶活性缺乏者中,每月饮酒量超过3千克,发生肝癌的危险是正常基因携带者且不饮酒者的3.51倍;随着前者一生中饮酒总量的增加,他们患肝癌的危险性呈明显上升趋势。
同时研究还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同时是乙肝病毒和酶活性缺乏者,假使其长期大量饮酒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呈显著的相乘效应,即当其饮酒总量每年超过3千克时,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年饮酒总量少于3千克的正常人的52.17倍。
专家特别提醒:
喝酒脸红、恶心者要当心,中国有庞大的乙醛脱氧酶2基因变异型携带者群体,占总人口的1/3左右,他们与该酶的正常基因携带者相比较,在饮酒频度和饮酒量上没有差别,酶活性缺乏者存在大量饮酒的情况,同时中国也有10%的人口携带乙肝病毒,潜在发生肝癌的危险性令人担心。目前,对一般人群来说,还不能普遍开展乙醛脱氧酶2基因型检测,人们应当如何降低饮酒患肝癌的危险呢? 丁建华告诉记者,研究已经发现,乙醛脱氧酶2基因变异型携带者饮酒后往往会出现脸红、恶心和心动过速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饮酒后假如有上述症状者,应该提高警惕,戒酒或尽可能减少酒精的摄取量,以预防肝癌的发生。
热文:我们发怒了,肝癌就发"火"了 预防肝癌常吃七类食物较有效
同时,饮酒也会对正常人造成健康损害,如酒精性肝病和肠胃黏膜的损伤,人们应该尽可能少饮或只饮低度酒,如红酒、啤酒;长期饮酒者应将自己的酒精摄取量,严格控制在少于15克/天的安全剂量之内。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