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伽马刀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C型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
方法 2001~2005年行C型伽玛刀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共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5岁。
治疗剂量 周边剂量14~16Gy,中心剂量28~30Gy,等剂量曲线50%~55%。
结果 C型伽玛刀治疗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不同程度缩小20例(40%),无变化22例(44%),2年复查时病灶水肿渗血8例(16%),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84%。
结论 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型伽玛刀治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1~4年的50例病人,男23例,女27例;年龄6~57岁,平均32岁。病例手术前经DSA、MRA、MR、CT检查确诊。伴发症状:以癫痫、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
1.2 治疗方法 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头架,采用1.0T磁共振层(3mm)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FLASH加权像扫描获得图像,经LGP计划系统优化治疗计划,采用具有自动定位系统的C型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28~30Gy,边缘剂量14~16Gy,等剂量曲线50%~55%。
1.3 随访 伽玛刀治疗后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4年,随访方法:每年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复查。
二、结果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型伽玛刀治疗后的病灶不同程度缩小20例,无变化22例,2年后复查时病灶水肿渗血8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84%。
三、讨论
通常海绵状血管瘤(AOVM)属于隐匿性血管瘤畸形中常见类型之一。X线脑血管造影无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有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其间为疏松结缔组织,不含脑组织。通常看不见明显的输入动脉和输出静脉。其组织学分类为脑血管畸形,并不是真正的肿瘤。其血管壁由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构成,缺乏肌层和弹力纤维,管腔内充满血液,可有新鲜和陈旧血栓。由于海绵状血管瘤病灶血管壁菲薄,缺乏弹性,容易破裂出血,可造成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50例中,30例病例在临床表现以癫痫为起病症状,20例以头疼、局部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为起病症状。现在随着核磁共振扫描技术的普及应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逐年提高,核磁共振(MRI)成为诊断本病优等方法,因为其在MRI有较特别的影像学表现。MRI:T1加权像上,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大多呈等信号或高信号,T2加权像上病灶为高、低混杂信号,其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及血管流空表现。由于屡次出血,病灶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T2加权像病灶周围低信号环。
现代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而位于重要功能区手术风险较大,现认为海绵状血管瘤对放射线敏感,放疗可以使瘤体缩小,瘤内血管变形狭窄及瘤内血栓形成。对于位于重要功能区手术切除比较困难的和位于非重要功能区而病人不答应手术的海绵状血管瘤,均采用了伽玛刀治疗。本组伽玛刀治疗的50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随访时间为1~4年),病灶不同程度缩小20例,无变化22例,2年后复查时病灶水肿渗血8例。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时,对重要功能和非功能区采用不同的剂量方法和计划优化。位于重要功能区,如脑干因位置重要,伽玛刀手术具有非常大风险性,且手术后放射反应和并发病导致的临床症状明显而严重,所以剂量给予要特别小心和慎重,一定要小于重要功能区的剂量。而非功能区,体积较小可给予足够剂量。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但临床并发病也越高,同等剂量治疗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发生放射性脑水肿的几率远比动静脉畸形要大得多,且发生时间早,症状重。因而,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剂量要比动静脉畸形小。笔者对体积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多采用16~18Gy,对较大体积的多采用相对小的剂量或分次治疗。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