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常识——脑室管膜瘤
脑室管膜瘤发生自脑室系统的室管膜细胞,约占胶质瘤的16%,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约75%位于幕下,尤其是多来自第四脑室,幕上仅占25%.肿瘤大多位于脑室内,少数瘤主体在脑组织内. 病理特点为肿瘤常位于脑室周围或脑本质内,多呈实性,囊性变常见,出血少于14%、50%的肿瘤内有钙化,肿瘤细胞脱落可随脑脊液向他处转移种植。
脑室管膜瘤常发生于第IV脑室底部;可沿脑脊髓种植;病人年龄越小预后越差.通常为边界清楚的良性肿瘤(尽管确有恶性脑室管膜瘤发生),常起源于第四脑室底(60-70%位于幕下,均靠近第四脑室,占第四脑室区肿瘤的25%).儿童后颅窝脑室管膜瘤常为间变性肿瘤,沿脑脊髓播散的危险更高。
尽管病理学上不如髓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但预后更差,因为他们常侵犯闩部,引起无法全切除.室管膜下瘤.典型病例发生于第四脑室前侧方或后部,主要为室管膜下胶质细胞.尸体解剖不常见,手术者极少。
脑室管膜瘤临床表现
肿瘤部位不同产生不同症状.第四脑室脑室管膜瘤常以头疼为首发症状,伴头晕、呕吐.可有强迫头位.当肿瘤累及上颈髓时可有颈部疼痛及颈部抵抗.肿瘤增大累及小脑蚓部,可出现平衡障碍,走路不稳,甚至不能站立.体检时常见眼球震颤有眼底水肿.晚期可有强直性发作及枕大孔疝症状.
小编 :PET/CT在肿瘤诊断中的适应症 上海伽马刀和北京伽马刀对比
第三脑室肿瘤易阻塞脑脊液循环,出现颅压增高症.第三脑室前部肿瘤可有视神经压迫及垂体下丘脑症状,第三脑室后部肿瘤可出现两眼上视障碍.侧脑室肿瘤出现颅内压增高感觉障碍、偏盲.因肿瘤深在、发生癫痫者较少.CT扫描显示为不均匀的高密度影,瘤内可有钙化或低密度囊腔影,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影象增强。
脑室管膜瘤的症状和体征
肿瘤由于在脑室内,往往缺乏明确的定位体征和症状,仅仅为非特异性颅高压,而位于第四脑室内的肿瘤,症状与大部分伴ICP升高的后颅窝肿瘤类似:
A.头疼:80%,可由于体位改变而加重,并伴随以下的症状。
B.恶心/呕吐:75%,可表现为典型的布朗征。
C.共济失调/眩晕:60%,小脑和脑干压迫均可加重。
D.癫痫:仅见于30%幕上肿瘤,1%的幕下肿瘤。
F.不明显的定位体征:可当肿瘤超出脑室范围,并侵及正常脑本质时,可造成。
G.儿童可有头围增大和脑积水的其他征象,而成年人可由于脑积水等ICP增高原因此出现视力改变,如视乳头水肿和视力下降,而这种视力下降,有时并不能在脑积水缓解后好转,有时可能手术后加重。
脑室管膜瘤的治疗很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手术后辅于放射治疗。
1、手术切除手术目的:很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同时无神经功能缺失.当广泛侵犯第四脑室底时,肿瘤不可能全切除.第四脑室区的病变可经枕下中线开颅手术,由于肿瘤并非起源小脑,所以可尽可能避免切开小脑蚓部,可充分分离小脑表面和枕大池蛛网膜,将小脑半球和蚓部向上抬起,若肿瘤较小,可分离边缘,切记不能损伤四室底,较大肿瘤须瘤内分块切除(可能出血会多些),并慢慢将肿瘤与脑干和小脑分开,尽可能全切除.手术后腰穿脊髓造影寻找\"水滴状转移灶\".取10毫升CSF送检,肿瘤细胞记数(可用于治疗后的随访)。
脑室管膜瘤的放射敏感性仅次于髓母细胞瘤,列第二位.手术切除后采用XRT(50%的伽马刀病人的生存期较未行病人长2年,5年存活率由20-40%升至40-80%): A. 瘤床45-48Gy,(复发者另加15-20Gy)
B.脊髓XRT:假若有水滴状转移灶或CSF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但是,对于预防性脊髓XRT存在争论)
(1)小剂量全脊髓放疗(平均约30Gy)
(2)增加水滴状转移部位的放射剂量。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