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注射的放射药18F-FDG对人体有害吗?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将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确信息。在PETCT检查过程中,常需注射一种名为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的放射性药物。
18F-FDG是一种结合了氟同位素(18F)的脱氧葡萄糖,它在医学影像学中用作示踪剂。由于肿瘤细胞代谢18F-FDG的能力远高于正常细胞(约为18倍),这种药物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大量聚集,从而被PETCT设备检测出来。这种特性使得PETCT在肿瘤的早期发现、定位及评估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虽然18F-FDG是一种放射性药物,但其辐射量相对较低,且半衰期短(约105-115分钟)。这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放射性会随时间迅速衰减,并在24小时内基本消失。此外,这种药物进入人体后,会按照普通葡萄糖的方式进行代谢,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从辐射角度来看,18F-FDG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微乎其微的。
PETCT检查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来自18F-FDG的放射性,二是CT扫描产生的电离辐射。然而,PETCT检查中使用的CT扫描剂量通常低于常规CT检查的一半,且18F-FDG的辐射量也很小。因此,整个PETCT检查过程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一般相当于拍一次X线片的剂量,这个剂量完全在人体可接受的安全范围之内。
医学上用毫西弗(mSv)来计算辐射的危害性,一般认为超过100mSv的辐射剂量才可能显著增加人体患癌的风险。而PETCT检查中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这一阈值,因此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此外,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均经过国家严格检测,确保其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
尽管PETCT检查中的18F-FDG对人体伤害极小,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例如,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应避免进行PETCT检查。此外,患者在检查结束后应多喝水,以促进药物和放射物的排出。同时,在注射药物后的短期内(如24小时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孕妇和儿童近距离接触。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