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能检查出胰腺癌吗?
PET-CT检查能够发现并辅助诊断胰腺癌。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难度较大。PET-CT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标记葡萄糖代谢,通过成像技术显示体内葡萄糖代谢水平差异,从而识别出胰腺癌细胞的高代谢状态,能够在早期筛查出胰腺癌。
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由于胰腺位于腹腔深部,被其他器官所包围,因此早期胰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当患者出现腹痛、黄疸、消瘦等典型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PET-CT,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融合技术,是一种将功能代谢显像与形态结构显像相结合的医学影像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PET-CT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PET-CT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如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标记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由于胰腺癌细胞的代谢活动异常旺盛,它们会大量摄取FDG,从而在PET图像上呈现出高亮度的“热点”。通过这一特性,PET-CT能够精准地定位胰腺上的肿瘤性病变,甚至在肿瘤尚未引起明显形态学改变之前就能发现其存在。
除了发现原发灶外,PET-CT还能对胰腺癌的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一次全身扫描,医生可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了周围器官,是否发生了远处转移,从而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