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查肿瘤是多功能的吗?
PET/CT检查因为现代社会癌症高发而火爆,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加结构的显像方式,相比常规的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它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全身病灶的排查,更灵敏、准确、早期的发现病灶,被认为是目前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的优等手段之一。然而真的所有肿瘤患者都适合做PET/CT吗?
PET/CT能查所有肿瘤吗?
PET/CT并不能查出所有肿瘤,大部分的肿瘤葡萄糖代谢是增高的,但少部分肿瘤的葡萄糖低代谢会导致显像的假阴性,如肝细胞肝癌、肾透明细胞癌、消化道印戒细胞癌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等;小于0.5cm的病灶由于分辨率有限也很难探测出来;对于一些感染性病变(如结核、真菌等),因为炎症区域内激活的炎细胞摄取18F-FDG增高,会被误认成为肿瘤病灶;检查前短期内使用过升白治疗、血糖过高、未充分禁食、冬季未充分保暖导致棕色脂肪动员等也会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另外,由于正常脑组织的葡萄糖代谢就很高,所以PET/CT对神经系统的病变检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确诊肿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个PET/CT便可说明所有问题;每项检查都有其优势,如食道、胃、肠等空腔脏器的的情况内镜检查会更直观,磁共振对于神经系统和软组织更敏感,甲状腺的超声检查可以看到结节的血流、包膜侵犯和微小的钙化等情况;所以,有时候在做PET/CT检查时,医生还会要求病人进一步进行超声、CT、MRI超声检查。但是,任何一项影像学检查都不是接近满分准确的,确诊肿瘤的性质,病理仍然是“金标准”。
PET/CT检查安全吗?
PET/CT是一项安全、无创的检查。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量的辐射,所接受的辐射源有2种:一种是CT扫描时发射的X射线,另一种是PET显像时注射的放射性药物18F-FDG所发射的γ射线;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程木华执笔的名为《重新认识PET/CT检查的辐射安全》的科普文章中指出: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其中PET扫描所需核素产生的辐射剂量约为4.6-6.2mSv,但是第三代PET/CT,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可下降到约3.8mSv,所用的CT比常规CT辐射剂量要低;也有研究显示,受检者进行一次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的总有效辐射有效剂量相当于一次局部的(腹部或盆腔)常规CT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所用放射性核素是一种超短半衰期的同位素,衰变很快,在几个小时内就完全从人体内消失。通过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也可适当降低患者接受核素的辐射总剂量。
但毕竟PET/CT检查有一定辐射剂量,使用时要也权衡利弊,应严格掌握PET/CT检查的适应症,采用正当化、优等化原则使用PET/CT检查。如有疑问,欢迎拨打华体会手机娱乐 热线:400-082-1008.
阅读:PET-CT检查甲状腺癌转移准吗 PET-CT应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分期
荐 相关文章
在线预约
绿色快速预约通道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