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胃癌需要做PET-CT吗
PET-CT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一直存有争议。虽然PET-CT在胃癌诊断中并不是必需的检查,但也存在其优势。本文就带您了解一下PET-CT在胃癌诊断中的作用。

在诊断胃癌的方面,PET-CT的敏感性远低于诊断其他肿瘤,其敏感性低至50%。由于费用昂贵,再加上辐射量大,通常会大于单部位普通CT扫描剂量,但小于全身CT扫描,因此,PET-CT目前并不被广泛用于胃癌的诊断,在术后复查中一般也不建议将其作为复查手段。
与PET-CT相比,胃镜检查的费用低得多,不会带来辐射、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胃镜检查的同时还可以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对诊断更有决定性意义。PET-CT在诊断腹膜转移的敏感性上也不如CT。
PET-CT在胃癌中有哪些作用?
当然,PET-CT在胃癌诊断中也具有一定作用。
PET-CT对病期诊断有一定价值。PET-CT确定N分期(即判定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特异性远优于CT和磁共振成像,PET-CT在检测N2或N3组淋巴结的转移时灵敏度不高于50%,但特异性不低于90%,即虽然每10名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凭借PET-CT仅可发现不足5名,但是经PET-CT确认为转移的10名患者中可能现有不到1名为误判。
因此对决定术中淋巴结清扫的程度起到重要作用。虽然PET-CT对腹膜转移的敏感性不及CT,但是在确定其他远处器官转移方面有优异的表现,其检测肝和骨转移率的敏感性可达到99%。
术后复查方面,一般不建议PET/CT作为复查时的检查手段,但是当存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持续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病灶时,医生可能会使用PET-CT来判断复发或转移情况。
PET-CT同样有预测复发风险的功能。如果在PET-CT检查中胃癌组织摄取的示踪剂相对较少,提示其复发风险明显更低。
评价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方面,PET-CT较CT的优势明显。通常CT仅能从形态学上进行分析,包括肿瘤大小的变化、组织纤维化、坏死和炎症等方面。而PET-CT可以根据示踪剂的摄取量更加直观地发现肿瘤被杀死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价新辅助化疗效果。
因此,综上所述,PET-CT在胃癌诊断中并非必需,仅作为其他影像学检查方式的补充手段。考虑到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一些作用,医生会根据特定情况酌情使用。
全国知名医院petct/petmr预约,肿瘤药品/临床试验招募/基因检测预约:
请点击这里进行预约
温馨提示:获取更多肿瘤资讯可添加微信(tj51daifu)咨询,hth官网注册
专家将会详细为您解答,或者直接拨打24小时在线咨询热线:400-082-1008
癌康网推介阅读:pet-ct检查脑部肿瘤准确吗 肿瘤家族史人群应定期pet-ct检查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