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隋唐时期中医怎么认识食管癌,葛洪、孙思邈怎么治食管癌?
中医的发展在晋、隋唐时期有着很大的特色。其中有两位大家:葛洪、孙思邈,他们的著作以及思想,对后世的医生非常有启发意义。晋隋唐时期对于食管肿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且在治疗方面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食噎不下方》中记载了:“治膈气,咽喉噎塞,饮食不下。用碓嘴上细糠,蜜丸弹子大,非时,含一丸,咽津。”后世医家汪颖之《食物本草》中记载:米批(即细糠,又名舂杵头细糠(《别录》))具有通肠,开胃,下气,磨积块。”用以治疗噎塞之证。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中记载“五膈丸”曰:“治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饮食不下,结气不消方,干姜、川椒、食茱萸、桂心、人参(各五分),细辛、白术、茯苓、附子(各四分),橘皮(六),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不止,稍加至十丸。又方治五种之气皆令人噎方。人参、半夏、桂心、防风(一作防葵),小草、附子、细辛、甘草(各二两),紫苑、干姜、食茱萸、芍药、乌头(各六分),积实(三两),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不止,加至十五丸。乌头与半夏相反,但去一味合之。”孙思邈使用五膈丸治疗性寒,同时气结、逆气为基础的噎膈。
不难看出,在晋隋唐时期,医家普遍认为“膈气”、“噎塞”的发生是因为寒气结胸,气逆上越,故在用药方面多善用:干姜、吴茱萸、细辛、附子、乌头、半夏、细糠等温补散寒的中药,同时兼有气结、逆气,又佐以枳实、陈皮以行气理气之品,并且注意健脾,用以获苳、白术。共奏温补中焦,散寒行气之效。
阅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