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什么意思?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增生,是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胃炎一般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分为腺体完好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和伴有腺体损伤的萎缩性胃炎两种。
萎缩性胃炎是什么?
萎缩性胃炎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肠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目前我国Hp感染率为52.2%左右,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所以,萎缩性胃炎在老年人中比较多,年龄越大,胃粘膜机能“抵抗力”也越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除Hp感染外,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可导致胃黏膜萎缩,约20%的50~74岁人群中抗壁细胞抗体阳性(该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胃炎相关)。
症状上看,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倒也不算严重,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但是在消化科医生眼中,萎缩性胃炎虽然症状轻微,但也是一种癌前病变。
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没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患者可1-2年接受胃镜和病理随访一次,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每一年左右随访一次,伴轻度异型增生者,根据胃镜及临床情况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伴中度异型增生者3个月随访一次,重度异型增生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