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肿瘤专家介绍,糖尿病合并胰腺癌并非罕见。国外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出1.5~7倍。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均证实,部分糖尿病病人由于胰腺功能长期紊乱,对腺泡细胞造成一种慢性刺激,较终造成胰腺癌。
另外,某些胰腺癌病例刚发病时就是以糖尿病的面孔出现,这是因为胰腺癌直接破坏胰岛的β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患者体内也易产生胰岛素抗体,较终造成血糖升高。
糖尿病合并胰腺癌,多见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表现为上腹胀痛、纳差食少,少数患者可有腰背疼痛,半数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若胰腺癌直径小于1厘米,行治疗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接近满分;
若胰腺癌直径小于2厘米,行治疗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降至19%~41%;若胰腺癌已经发展至晚期,行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1%~5%。可见,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来说,早期确诊至关重要。
因此,假如中老年人突发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腹痛、腰背痛、厌食等症状,则应进行B超检查。即使无糖尿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后也要提高警惕,密切随访,谨防胰腺癌的发生。
另外,某些胰腺癌病例刚发病时就是以糖尿病的面孔出现,这是因为胰腺癌直接破坏胰岛的β细胞,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患者体内也易产生胰岛素抗体,较终造成血糖升高。
糖尿病合并胰腺癌,多见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表现为上腹胀痛、纳差食少,少数患者可有腰背疼痛,半数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若胰腺癌直径小于1厘米,行治疗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接近满分;
若胰腺癌直径小于2厘米,行治疗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降至19%~41%;若胰腺癌已经发展至晚期,行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1%~5%。可见,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来说,早期确诊至关重要。
因此,假如中老年人突发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腹痛、腰背痛、厌食等症状,则应进行B超检查。即使无糖尿病史者,出现上述症状后也要提高警惕,密切随访,谨防胰腺癌的发生。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荐 相关文章
日常如何预防胰腺癌?
胰腺肿瘤常被称为“癌王”。为什么是“癌王”?胰腺癌发病率高。目前,所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胰腺癌。而且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基本接近。这意味着胰腺癌的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胰腺癌被称为“癌王”。与胰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很多,如吸烟、酗酒、肥胖等。家族史也是一个问题,但没有确切原因的明确信息。[详细]
哪七种人易得胰腺癌?胰腺癌高危人群你了解吗
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作为“癌王”,胰腺癌在实体女性肿瘤中已占第七位,在男性中则排名第八位,且死亡人数与发病人数几乎完全相近。所以关于胰腺癌的治疗,一定程度上防大于治,胰腺癌高危人群尤其需要警惕。[详细]
为什么会得胰腺癌呢?为什么无缘无故就得胰腺癌呢?
为什么会得胰腺癌呢?为什么无缘无故就得胰腺癌呢?很多人都会“闻癌色变”,对胰腺癌这个“隐形杀手”还是顾虑重重的。其实,胰腺癌潜藏我们身体,也潜藏在以下这些生活习惯中:[详细]
胰腺癌有什么症状?胰腺癌预后情况怎么样?
1.腹痛,主要是上腹的剧痛、钝痛或胀痛,主要是肿瘤导致胰腺分泌困难或肿瘤压迫包膜引起的。若胰腺癌向周围神经侵犯,也可导致患者腹痛甚至后背疼痛,此时说明胰腺癌已到晚期。[详细]
预防胰腺癌应该吃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胡吃海喝,很多人都因此患上; 胰腺癌。并且恶性肿瘤里常见的就是胰腺癌了。[详细]
胰腺怕两类食物
众所周知,胰腺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进步迅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变好,这导致了很多人引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毛病。那么,对于胰腺怕的两类食物[详细]
胰腺癌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随着胰腺癌发病率的增高,很多人生怕被胰腺癌所“青睐”。但只要我们有正确的心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起到预防作用。[详细]
胰腺癌是否可以提前发现吗?
大家都知道,胰腺癌很凶险,往往发现之后,几个月人就走了,所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提前发现胰腺癌的方法。这里说的提前,主要是指在症状出现之前发现它,从而可以得到很好的救治。[详细]
作为普通人该如何进行胰腺癌的预防?
随着胰腺癌发病率的增高,很多人生怕被胰腺癌所“青睐”。但只要我们有正确的心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起到预防作用。[详细]
如何有效预防胰腺癌?胰腺癌患者能吃辣吗?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