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能诊断哪些肿瘤?PET-CT图像应用领域
PET-CT第二代在分子生物成像领域达到了新的临床应用水平,系统灵敏度和分辨率及放射性射线治疗定位精度远远高于第一代,临床和科研应用范围更广。其应用价值广泛,尤其在肿瘤定性定位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肿瘤临床分期与再分期、良恶性鉴别诊断、复发转移灶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PET-CT检查特别适合判断脑和心脏早期缺血、缺氧等代谢功能异常变化的有无,检测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受试者及时治疗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建议应该每1~2年进行一次PET-CT检查。那么PETCT图像被用于诊疗哪些肿瘤呢?
1、肺癌: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复发与再分期。
2、颅内原发性肿瘤:颅内原发性肿瘤良恶性鉴别、颅内转移肿瘤诊断及术后疤痕和肿瘤复发鉴别诊断。
3、淋巴瘤、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尤其是低分化甲状腺癌、鼻咽癌、消化道肿瘤、胰腺癌、泌尿系肿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
4、乳腺癌:原发灶诊断、疗效监测、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复发。
5、肝癌:特别是低分化肝癌及其转移灶的诊断,肝转移瘤的诊断。
6、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的诊断临床分期。
7、寻找恶性转移瘤的原发病灶。
8、其他罹患癌症及其转移灶的诊断。
9、肿瘤放射性射线治疗中生物靶区的确定。

荐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