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肿瘤患者是流感易感人群,这些防护技能一定要掌握
1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当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疾病。当前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跟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2023年10月传染病数据显示,流行性感冒3万余例。肿瘤患者是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一、为何肿瘤患者更易感染?
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可能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下降等原因,更易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此外,治疗的不良反应、肿瘤坏死以及消退过程中毒性产物等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也都会影响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机体的抵抗力更低,化疗会抑制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使人体内抗感染的白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受感染的风险较高。因此,肿瘤患者要警惕呼吸道病毒入侵,做好日常自我防护。
二、不同病毒感染有何区别?如何治疗?
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具体来说,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那么不同病毒感染有何区别呢?
鼻病毒感染症状比较轻,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轻症的腺病毒也和感冒类似,重症的腺病毒有较明确的肺炎表现,还有一些全身症状,比如腹泻;
流感主要以咽痛、咳嗽为主,可能出现高烧、全身酸痛,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相对较轻;支原体感染以刺激性干咳为主,一些合并肺炎的患者可能会有高热情况;呼吸道合胞病毒一般在儿童或有基础病,尤其是肺部基础病的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如何治疗呢?
1.流感病毒
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或有重症化趋势的患者,应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可缩短病程并减轻症状,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一 线治疗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无效。对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3.呼吸道合胞病毒
一般使用常规抗病毒药物及止咳化痰类药物对症治疗即可好转,如果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4.腺病毒、鼻病毒
一般来说,跟普通感冒相似,只要正规的护理、对症用药、适当多喝水、多休息就可安然度过感染阶段。需要注意,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三、如何预防感染呢?
国家卫健委建议,做好以下几点防护工作。
1.做好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正确洗手可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传播,应用肥皂和清水勤洗手,也可以用含酒精的速干消毒液,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触碰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消毒。
2.坚持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区或封闭场所要坚持戴口罩,露天场所、通风场所、人员密集度低的场所、居家可以不戴口罩。戴口罩前、脱口罩后需要及时洗手。若口罩湿了需要及时更换。
3.保持社交距离:近期,应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减少聚集。外出尽量保持1-2米的社交距离。肿瘤患者治疗和在家休养期间,尽可能减少探视人数,固定陪护人员,尽量避开人群,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防止各方面病毒入侵。居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大于30分钟。若家庭成员中有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尤其是患流感的,需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尽量避免交叉感染。
4.接种疫苗:肿瘤患者以及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可以接种相关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5.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足够的营养,适当的运动量等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饮食方面,保证食物多样性、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充足的饮水等都是维护良好免疫力的重要基础。关于就诊,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若患病症状较轻,可优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就诊。
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