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直肠类癌重复癌典型病例
直肠类癌比结肠类癌多见,但直肠类癌引起的重复癌报道较少。类癌亦称类癌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可通过分泌5-羟色胺、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因子产生类癌综合征。
因瘤细胞容易聚集成巢,病理形态似癌,但其生长缓慢,罕见转移,呈低度恶性,故称为类癌。绝大多数类癌发生于胃肠道,国内以直肠类癌占首位,国外以阑尾类癌较常见。直肠类癌多缺乏特异性或无临床症状,属于后肠类癌,也不产生血清素,一般不出现类癌综合征,多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以下这例患者也是因结肠癌术后常规结肠镜复查时发现。
直肠类癌重复癌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男,53岁。因“结肠癌术后9个月,发现大肠多发隆起1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间断口服止泻药物可缓解个月后出现大便带血伴腹痛,结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18cm处见一巨大新生物,向腔内生长,肠腔明显狭窄,内镜无法通过,病理检査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浸润癌待排除。
行乙状结肠切除+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大体标本病理检查提示乙状结肠高中分化腺癌,累及小肠局部浆膜并浸润至黏膜下层。术后恢复尚可,术后半年行6个周期化疗及1个周期(23次)放疗。术后 8个月余患者复查电子结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炎,降结肠息肉,直肠隆起性病变。
入院后査三大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及心电图等均正常。乙肝五项标志物均阴性。术后9个月在结肠镜下行降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超声内镜检查提示直肠隆起起源于黏膜肌层,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顺利。术后直肠隆起病理提示直肠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诊断为异时性直肠类癌重复癌。
术后患者恢复较好,随访8个月余无特殊不适。
直肠类癌大多距肛门8cm以内,需重视直肠指诊的诊断价值。直肠指诊若触及可移动、质地较硬、光滑的圆形结节,需考虑直肠类癌的可能。直肠类癌多无特异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和内镜(包括超声内镜),其确诊需病理检查。直肠类癌直径<1cm者很少发生转移,可通过内理,包括EMR、ESD达到完全切除。完全切除标准为基底无类癌组织,各边缘有0.2cm以上非类癌组织。本例患者行ESD完全切除病灶。
1~2cm直肠类癌半数有转移,可局部扩大切除范围(包括距病灶边缘1cm以内的正常组织);病灶>2cm或浸及肌层直肠类癌转移发生率可达85%~90%,治疗则应按恶性肿瘤行根除性切除。因此,直肠类癌的恶性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生长方式。肿瘤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不同其预后也不同。
重复癌诱因有哪些?
重复癌也称多原发癌,是指同一个体或多个器官,同时(同时性重复癌)或先后(异时性重复癌)存在≥2个各自独立的恶性肿瘤。重复癌的病因与机制至今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宿主的基因易感性及遗传因素:癌症患者多有基因易感,对外界环境的致癌因子包括大量吸烟、饮酒较为敏感;
(2)放化疗:放化疗一方面存在治疗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正常细胞 DNA受损、转换、断裂等从而引起基因突变、染色畸变、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丢失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3)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包括生化毒物接触、吸烟、饮酒。本例患者先确诊结肠腺癌并行手术治疗,术后一直在行化、放疗,期间仍有间断吸烟,符合上述易感因素。此外,本例也是一例大肠重复癌患者,即两种不同癌细胞分布于大肠部位,可能与患者大肠组织细胞存在肿瘤基因易感性相关。本例患者已随访8个月,无不适。此患者仍在随访中。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