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危险因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
大肠内的菌群数量和种类众多,它们与人类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肠道内细菌的感染与大肠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外研究证实,链球菌、败毒梭菌感染可诱发大肠癌,而腐蚀柠檬酸杆菌感染对大肠肿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Li等研究发现,患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成人,与患有过敏性肠炎、乳糜腹泻的婴幼儿,肠道菌群结构相对健康人群的菌群结构发生了整体失衡现象。这一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有害菌的增多和有益菌的减少。近年研究发现,部分有害菌对肠道不同阶段的肿瘤产生促进作用,尤其在慢性感染阶段,正常组织会受到有害菌释放的毒性因子的影响。
在动物学研究中,相关研究显示:腐蚀柠檬酸杆菌感染大鼠可引发结肠增生样改变,这种改变较终会导致结肠癌。
付文政等在研究中发现:大肠肿瘤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较显著的特征,是拟杆菌属与丁酸盐产生菌的减少。由此提示,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拟杆菌属减少有关。
而与拟杆菌属同属于拟杆菌门的紫单胞菌属,却对大肠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关动物实验中表现:它的增高植可引发肠道组织损伤,诱导白介素-17的产生,并激发转录因子3,进而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形成。
丁酸盐产生菌对于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能为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保持肠道上皮完整性,调节肠道免疫应答。丁酸盐产生菌的代表菌种是罗氏菌属。国外学者发现,在肠道疾病患者肠道菌群中也发生丁酸盐产生菌减少现象。
临床对于细菌在大肠肿瘤发病过程中的影响存在“致癌作用假说”,其机制包括条件致病菌导致炎症的发生,进而产生导致突变的毒性作用而诱发肿瘤。埃希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等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总之,人体肠道内菌群结构失衡与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拟杆菌属、丁酸盐产生菌及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的结构变化,是大肠肿瘤发生的警示。对这类人群通过针对性的肠道菌群结构优化,减轻菌群变化对宿主的影响,将有助于减少大肠肿瘤的发生。
文章内容来源《肠道内菌群结构与大肠肿瘤的相关性》—付文政等
阅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