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技术在国内外的对比

来源: 时间:2016/11/23 18:04 阅读:448
分享

关于医患关系


中国大陆人对医患关系的态度与西方人大相径c庭。患者 / 家属与医师间缺乏信任,部分原因是,中国城市的全科医师较为匮乏,这导致长期以来良性医患关系的缺失。给人的感觉是,治疗仅为私利而提供,这种现象更甚于西方。在中国大陆,某人生病后,他会直接去医院,包括传统的中医院看病,但绝不会去非医院系统的医疗从业者处去看病。医院可以提供几乎全部的医疗服务。

举例而言,如果某些患者每周需接受一次化疗,或每周放疗 5 天,他们会愉快地全天候待在医院里,尤其具有吸引力的是,这些患者可以躺在 VIP 楼层上,住院治疗期可长达 1 月多,在此期间,患者的吃住都在医院里解决。


关于中国的肿瘤科


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由于政府的作用,找医生看病的开支并不昂贵。这导致上海民众对医疗服务出现了普遍抱怨:医生花费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时间实在有限。在国外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如果要在 2 小时内给近 40 位患者看完病,这就意味着在每名患者身上花费 3 分钟,每位患者约花费 280元。在中国同一天里,需要给 80 至 100 名患者看病,并向每位患者只收取24元挂号费。在这几分钟内,极少医生会有时间对患者进行体质检查。一般只是问几个问题,简单浏览一下影像结果、实验检测结果及肿瘤标记物等,仅此而已。


关于患者、医师


认为自己得上或被诊断出癌症的中国患者会要求进行某些检测,但医生不会对其必要性进行争辩,而是选择默许,也不会把这些患者的抱怨反映给医院管理者。医生需要当心的是,如果患者结局不好,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就会有行政警告、诉讼或甚至身体伤害的风险。


关于尊重生


西方医生把疑难病症视做挑战,而中国医生则首先考量自己的风险,对帮助患者犹豫不决。我们曾见到,一名 55 岁的肺癌患者因为严重咳血而被另一家医院的放疗医生拒绝治疗,因为他们说,出血情况太严重。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不想因为不好的结局而承担责任


关于咨询 vs 意


患者难免会从医生处寻求意见,这常引起患者 / 家属的困惑。朋友、朋友的朋友或医生的朋友,都会提供意见,但他们对于病情都没多少了解,但与医生处得到的正规咨询相比,他们常更值得信任,也更被人注重


关于治疗:谁花钱,花多少?


作为一家可在现场提供放疗、化疗及影像学服务的私营机构,笔者所在中心的开支及费用高于公立医院。起初令患者惊讶的是,在中国的这家自由经营的新机构中,什么东西,甚至于全血计数的价格都可以协商。中心的政策是,患者每次就诊及手术,包括每日一次的放疗时,必须预付费,且不予退还


西方肿瘤科医生在做出治疗方案时,会把指南作为参考依据,而中国医师通常根本不看指南。比如,在降低脊髓或脑部伤处水肿时,西方已经使用地塞米松多年,而中国医生惯常使用的药物则是甘露醇,有时甚至每日使用,唯恐因地塞米松而出现不良事件报告。

针对淋巴瘤患者使用阿霉素的情况也似乎也比较有限,这可能因为过度担心心脏病风险所致。西方肿瘤科医生与中国医生对输血标准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中国医生在患者血红蛋白不小于 6.0 g 的情况下,绝不会给患者输血,无论患者年龄或症状如何。而许多在西方医生看来比较简单的门诊手术在中国也变得复杂起来


关于遇到的病例


某些患者同时存在似乎并无关系的癌症,比如肾细胞癌及乳腺癌。尽管这种现象在西方较为罕见,但在中国常需要进行考虑,而不能仅认为一处病变是另一处转移所致。但中国医生常认为这仅是一种癌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综合肿瘤学训练。因此,对于某些存在两种可治好癌症的患者,多数按照不可治好的转移性癌症处理。


关于中国的肿瘤科医


中国共约有 8,000 名注册肿瘤科医师,但知识面较为狭窄,如果遇到一个专业外的问题,比如乳腺癌或肺癌时,他们会措手不及。放疗、内科及肿瘤外科的医生互相视为竞争对手,而不认为是同行。治疗癌症患者取决于那个专业的医生首先接诊。外科医生和肿瘤放射科医生可以进行化疗。胸科医生和肿瘤内科医生常常不认同局部治疗是一种充分的疗法。对于存在上腔静脉阻塞的患者、脑转移或脊髓转移的患者以及病理分数不明的患者,仅需将化疗方案改变即可。转移性或 IV 期乳腺癌患者常通过双药及三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似乎他们仅是早期患者,且极少考虑使用抗雌激素疗法。此外常见到的情况是,对于病理或影像学报告仅一看了事,而并不与病理医师或放射医师进行后续探讨。似乎他们缺乏综合肿瘤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关于患者隐


这里似乎并不存在所谓的患者秘密和隐私。实际上,在和一位患者交谈时,另一位患者或家属会侧耳倾听、打断谈话、发表意见甚至表示不同意见。在大型医院门诊诊室中,除医务人员外,还有三组人员:等候接诊的患者 (肯定有人陪伴);另一组等候接诊的患者;还有一组是之前曾经接诊过的患者。此外,还可能出现另外一组患者的代表,以窥视进展如何。总之,混乱程度无法形容。


关于治疗的质量控制、药物开支及可用性

中国患者购买的药物通常是很便宜的 (如卡培他滨),但中国或印度生产的药物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因为这些地方的质量控制措施聊胜于无。即使在公立医院里,抗癌药物也是价格不菲。因此,尽管可以买到诸多新型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但除有钱人以往,普罗大众根本无力承担。而对于包括拉帕替尼、氨柔比星、艾利布林和依维莫司在内的其他药物,则只能从邻近国家或香港搞到。由于放疗设备需要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为 100 例至 140 例患者提供治疗,因此即使想对放疗进行质量控制,其质量也令人堪忧


关于依从性及信任问题


由于缺乏对医生的信任,因此一旦治疗无效,患者选择的并不是对治疗情况进行报告,而是直接转院,他们根本不知道甚至不关心我们可能会尝试其他治疗手段。他们认为,既然医生无法成功施治,那么也无需相信他们可通过其他手段控制病情。笔者诊治的多数患者病情较晚较重,且之前曾接受过治疗。因此,笔者找到有效的初始拯救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并不高


你不可能事先对将要面对情况做出预期。你可能会获得成功,但决不可能是有效率地获得。你需要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并按他人要求的那样,尝试 (这可能比较困难) 不去做出论断。正如需要对所谓的“面子”给与足够重视一样,耐心是也是必须的,而这也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特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医生在线肿瘤频道温馨提醒:文章描述内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实际病情,建议您可直接咨询 在线客服 或免费咨询热线:400-082-1008

相关文章

什么是基因检测?应用在什么方面? 测等多个方面。 1、遗传咨询:帮助确定个人是否携带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对生育规划和家族遗传病防控很重要。 2、疾病诊断:用于诊断各种类型的[详细] 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关系 2. 靶向治疗:基于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针对疾病特定靶点进行精 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一般有三种基因检测的方法,包括生化检测、染色体分析和DNA分析,可找到基因突变的详细信息,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详细] 基因检测可以查出癌症吗?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可能面临的疾病风险,但它不能直接检测出癌症。癌症是因为某个细胞突变而导致基因异常,而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有癌症只会给我们提供相关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高风险的基因,说明呈缺乏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更容易患上癌症,但它并不能诊断出癌症,也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依据,它只能提供针对患者癌症的进一步建议。[详细] 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经中科院的调查,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25~59岁人群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到16.5%。 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分裂和增殖失去了控制。因此,从本质上说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得了癌症,一定是基因方面存在问题。[详细] 不要滥用基因检测 如果是以疾病诊断和预测为目的,基因检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要根据患者家族史、临床表现、疾病史等来进行综合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对疾病风险做科学的评估。 而不能滥用基因检测,这样会增加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详细] 基因检测有什么用?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详细] 基因检测一生只做一次吗? 基因检测是通过对被检者的血液、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详细] 什么是基因检测? 具有地中海贫血、癌症或高血压等家族病史的人,为需要经常做基因检测的对象。基因检测,取被检测者的血液、口腔粘膜细胞,经提取和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或超高通量SNP分型技术,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分析他所含有的各种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从而使人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预测身体患病的风险,有针对性地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预防和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详细] 乳腺癌易感基因 目前的研究发现BRCA基因的突变不仅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会增加卵巢癌、胰腺癌以及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 BRCA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不仅用于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还用于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详细] 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 正常情况下,基因检测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