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无效怎么办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7/02/03 16:21 阅读:849
分享

        通常我们使用靶向药后的结果分为两种,一是有效,二是无效(分为一直无效和耐药后无效),下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分析,都有什么相应的对策。


        靶向治疗有效:啥话都不用说,恭喜你,在靶向治疗这条救国方针上勇敢的往下走吧,但是在大战略确定的前提下,以下几点小战略必须要落地实施,切不可耽误和躲避:


        (1)稳定药物来源,这里面的条条规矩,如果看家能够按照病友的办法恶补知识,混迹各类讨论群,那么自然就知道病友的意思所在了。


  (2)针对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要做足功课,要忌讳两种心态,一种是畏惧如虎,怕的要死,其实很多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完全可以耐受,而且只要你对症下药处理副作用,完全不用担心。而另外一种态度是掩耳盗铃,不想面对现实,完全不把副作用当回事。这样的话你会发现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在你的纵容之下竟然轻轻松松的将你的身体拖入困境。这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病友的建议是:当你服用该靶向药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副作用(抗癌卫士软件有详细的讲解),然后预先想好应对该副作用的方案,方案不能仅限于一个,至少要准备三个,这样一旦发现副作用,你就可以立马进行扑杀。


  (3)确定靶向药物药效监控体系。

  A:前面提到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看CEA该项,每月测一次。如果它们敏感的话(敏感的意思一是它本身就该偏高,然后在治疗之后会有波动)。该数据的检测可 以直接体现你药物的疗效,而且没有必要全部测,因为全部测量一是经济负担加大(全套下来600-800之间好像),单独测一项CEA一百元都不要。


  B:标志物不敏感,那么就只能通过患者自身症状的感受和CT报告。自身症状的感受主要是要学会自己分辨哪些是癌症症状,然后细心感受其进展和衰退情况。而 CT报告等其他检测,则没有必要每月一次了,较好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主治医师商量的检查,因为检查的滞后性使得药物监控的前瞻介入性不足。(比如地震仪的作用,它一旦检测到地震的时候其实地震已经发生了,只能挽救地震残局。而我们的目标是在地震未发生的时候提前知道,迁走人财物减少损失。而CT等检测如果有情况的话,病情实际上就已经超出你靶向药物单纯的可控范围了)


  C:以上检查较好要在同一家医院进行,特别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这个理由就不用多说了吧。

  靶向治疗出师不利之后(病友按照自己给自己制定的理想步骤,可能完全代表个人意见,也可能比较草根。而且目前只是这样制定,到时候未必会按照顺序走,所以先后只能作为参考):


  (1)科学放化疗:之前说过(详细在手机抗癌卫士软件查看),在盲试靶向的那一个月里,要把放化疗工作准备充足。那么现在就放宽心去放化疗吧!我相信在你真正了解放化疗之后,就会知道化疗根本没有必要妖魔化,更没有必要谈化色变。


  对于放化疗病友目前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也想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就是一条原则,一切放化疗都是建立在患者耐受的基础上,如果患者根本无法耐受,那么哪怕它 是有疗效的也应该放弃。因为癌症本身是不致命的,但是如果身体垮了,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要你的命!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那么怕化疗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那么 多人会说“不是病死的,是活活化死的”!其实不要怨天尤人,关键还是自己不懂得进退。所以,科学放化疗,身体本钱才是第一,这是时刻牢记的抗癌思路。


  (2)继续盲试靶向:一般经过一个科学的放化疗,要不就是放化疗非常有效而又耐受,从此走上纠结但是依旧光明的化疗狂人之路。要不就是化疗有效但是患者不 耐受而放弃化疗,当然还有可能化疗无效,那么个人觉得视患者身体状况以及病情进展情况而定是否还要走这一步。如果化疗有效但是无法耐受或者化疗无效但是患者身体状况尚可,病情进展稳定的话,病友建议再给自己一个机会。按照靶点规律,将目前有办法对付的各个靶点试一试。至于选哪个开始、选哪个药、盲试多久, 我觉得可以参照化疗原则:选突变率大的开始、选副作用小的药、盲试到疾病进展迅速(个人觉得调整好心态,前期打好基础,至少可以撑到2-3个月左右,那么 按照20天左右一个靶点来说差不多靶点也试的差不多了)。


  (3)寄予厚望的PD-1免疫治疗:关于免疫治疗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这个只能自行判断。

  没错,病友对免疫疗法的前景充满信心,在靶向治疗和放化疗宣告兵败的境地上,我会选择尝试一把PD-1,虽然它费用不菲,但是这些钱放在人这一辈子身上, 又算什么呢,是半套房子重要还是你的生命重要呢?(当然,这个完全不强求,一贯主张性价比摆在第一位的鄙人为什么如此看好PD-1,是我半年来学习给我的判断,我的生命我做主)


  (4)进行中医保守治疗:

  A、保守派:一是使用温和一派的专家药方,当然不排除一些民间流传广泛但是口碑俱佳的温和派偏方。病友用自己的生命做保证,确实有很多患者在中药的治疗下,得到很不错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B、激进派:那就是一些副作用极大,但是有的时候又可以创造奇迹的民间秘方。主要是一些家传秘方在江湖郎中手上被用着的方子。选择这一路方子一定要慎之又慎,但是还是那句话,每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选择权。如果患者自己可以作出选择,他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治疗。


        通常我们使用靶向药后的结果分为两种,一是有效,二是无效(分为一直无效和耐药后无效),下面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分析,都有什么相应的对策。


        靶向治疗有效:啥话都不用说,恭喜你,在靶向治疗这条救国方针上勇敢的往下走吧,但是在大战略确定的前提下,以下几点小战略必须要落地实施,切不可耽误和躲避:


        (1)稳定药物来源,这里面的条条规矩,如果看家能够按照病友的办法恶补知识,混迹各类讨论群,那么自然就知道病友的意思所在了。


  (2)针对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要做足功课,要忌讳两种心态,一种是畏惧如虎,怕的要死,其实很多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完全可以耐受,而且只要你对症下药处理副作用,完全不用担心。而另外一种态度是掩耳盗铃,不想面对现实,完全不把副作用当回事。这样的话你会发现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在你的纵容之下竟然轻轻松松的将你的身体拖入困境。这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病友的建议是:当你服用该靶向药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副作用(抗癌卫士软件有详细的讲解),然后预先想好应对该副作用的方案,方案不能仅限于一个,至少要准备三个,这样一旦发现副作用,你就可以立马进行扑杀。


  (3)确定靶向药物药效监控体系。

  A:前面提到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看CEA该项,每月测一次。如果它们敏感的话(敏感的意思一是它本身就该偏高,然后在治疗之后会有波动)。该数据的检测可 以直接体现你药物的疗效,而且没有必要全部测,因为全部测量一是经济负担加大(全套下来600-800之间好像),单独测一项CEA一百元都不要。


  B:标志物不敏感,那么就只能通过患者自身症状的感受和CT报告。自身症状的感受主要是要学会自己分辨哪些是癌症症状,然后细心感受其进展和衰退情况。而 CT报告等其他检测,则没有必要每月一次了,较好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主治医师商量的检查,因为检查的滞后性使得药物监控的前瞻介入性不足。(比如地震仪的作用,它一旦检测到地震的时候其实地震已经发生了,只能挽救地震残局。而我们的目标是在地震未发生的时候提前知道,迁走人财物减少损失。而CT等检测如果有情况的话,病情实际上就已经超出你靶向药物单纯的可控范围了)


  C:以上检查较好要在同一家医院进行,特别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这个理由就不用多说了吧。

  靶向治疗出师不利之后(病友按照自己给自己制定的理想步骤,可能完全代表个人意见,也可能比较草根。而且目前只是这样制定,到时候未必会按照顺序走,所以先后只能作为参考):


  (1)科学放化疗:之前说过(详细在手机抗癌卫士软件查看),在盲试靶向的那一个月里,要把放化疗工作准备充足。那么现在就放宽心去放化疗吧!我相信在你真正了解放化疗之后,就会知道化疗根本没有必要妖魔化,更没有必要谈化色变。


  对于放化疗病友目前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也想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就是一条原则,一切放化疗都是建立在患者耐受的基础上,如果患者根本无法耐受,那么哪怕它 是有疗效的也应该放弃。因为癌症本身是不致命的,但是如果身体垮了,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要你的命!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那么怕化疗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那么 多人会说“不是病死的,是活活化死的”!其实不要怨天尤人,关键还是自己不懂得进退。所以,科学放化疗,身体本钱才是第一,这是时刻牢记的抗癌思路。


  (2)继续盲试靶向:一般经过一个科学的放化疗,要不就是放化疗非常有效而又耐受,从此走上纠结但是依旧光明的化疗狂人之路。要不就是化疗有效但是患者不 耐受而放弃化疗,当然还有可能化疗无效,那么个人觉得视患者身体状况以及病情进展情况而定是否还要走这一步。如果化疗有效但是无法耐受或者化疗无效但是患者身体状况尚可,病情进展稳定的话,病友建议再给自己一个机会。按照靶点规律,将目前有办法对付的各个靶点试一试。至于选哪个开始、选哪个药、盲试多久, 我觉得可以参照化疗原则:选突变率大的开始、选副作用小的药、盲试到疾病进展迅速(个人觉得调整好心态,前期打好基础,至少可以撑到2-3个月左右,那么 按照20天左右一个靶点来说差不多靶点也试的差不多了)。


  (3)寄予厚望的PD-1免疫治疗:关于免疫治疗各家有各家的说法,这个只能自行判断。

  没错,病友对免疫疗法的前景充满信心,在靶向治疗和放化疗宣告兵败的境地上,我会选择尝试一把PD-1,虽然它费用不菲,但是这些钱放在人这一辈子身上, 又算什么呢,是半套房子重要还是你的生命重要呢?(当然,这个完全不强求,一贯主张性价比摆在第一位的鄙人为什么如此看好PD-1,是我半年来学习给我的判断,我的生命我做主)


  (4)进行中医保守治疗:

  A、保守派:一是使用温和一派的专家药方,当然不排除一些民间流传广泛但是口碑俱佳的温和派偏方。病友用自己的生命做保证,确实有很多患者在中药的治疗下,得到很不错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B、激进派:那就是一些副作用极大,但是有的时候又可以创造奇迹的民间秘方。主要是一些家传秘方在江湖郎中手上被用着的方子。选择这一路方子一定要慎之又慎,但是还是那句话,每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选择权。如果患者自己可以作出选择,他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治疗。


        阅读:安康欣胶囊用来治疗肺癌效果如何   鹤蟾片治疗肺腺癌有什么疗效的吗


医生在线肿瘤频道温馨提醒:文章描述内容可能并不符合您的实际病情,建议您可直接咨询 在线客服 或免费咨询热线:400-082-1008

相关文章

什么是基因检测?应用在什么方面? 测等多个方面。 1、遗传咨询:帮助确定个人是否携带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对生育规划和家族遗传病防控很重要。 2、疾病诊断:用于诊断各种类型的[详细] 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关系 2. 靶向治疗:基于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针对疾病特定靶点进行精 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可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一般有三种基因检测的方法,包括生化检测、染色体分析和DNA分析,可找到基因突变的详细信息,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详细] 基因检测可以查出癌症吗?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可能面临的疾病风险,但它不能直接检测出癌症。癌症是因为某个细胞突变而导致基因异常,而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有癌症只会给我们提供相关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出高风险的基因,说明呈缺乏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更容易患上癌症,但它并不能诊断出癌症,也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依据,它只能提供针对患者癌症的进一步建议。[详细] 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经中科院的调查,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25~59岁人群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到16.5%。 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分裂和增殖失去了控制。因此,从本质上说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得了癌症,一定是基因方面存在问题。[详细] 不要滥用基因检测 如果是以疾病诊断和预测为目的,基因检测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要根据患者家族史、临床表现、疾病史等来进行综合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对疾病风险做科学的评估。 而不能滥用基因检测,这样会增加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详细] 基因检测有什么用?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详细] 基因检测一生只做一次吗? 基因检测是通过对被检者的血液、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详细] 什么是基因检测? 具有地中海贫血、癌症或高血压等家族病史的人,为需要经常做基因检测的对象。基因检测,取被检测者的血液、口腔粘膜细胞,经提取和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或超高通量SNP分型技术,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分析他所含有的各种疾病易感基因的情况,从而使人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预测身体患病的风险,有针对性地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预防和避免重大疾病的发生。[详细] 乳腺癌易感基因 目前的研究发现BRCA基因的突变不仅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会增加卵巢癌、胰腺癌以及男性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 BRCA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不仅用于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还用于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详细] 基因检测有必要做吗? 正常情况下,基因检测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电话 电话
400-082-1008
微信 微信
微信
公众号 公众号
公众号
置顶 置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