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预防食管癌应用受限
阿司匹林在预防食道癌和其他癌症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会限制其在极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证据表明,阿司匹林可使癌症风险降低1/4,但该药需服用至少10年才能看到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Lancet 2011;377:31-41),这意味着副作用必须很低才行。
已知阿司匹林具有出血副作用。该药每年导致的任何上消化道出血和严重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和2%。在50岁以上患者中,阿司匹林特别容易增加自发性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不过,加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明显降低这种额外风险。
新的数据也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与黄斑变性的发生有关(Ophthalmology 2012;119:112-8)。近期一项分析显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健康人中,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均未明显降低(Arch. Intern. Med. 2012;172:209-16),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对该药用于一级预防的希望。在二级预防方面,随机Aspect研究在约2,500例Barrett食管患者中对埃索美拉唑单用或联用阿司匹林的化学预防效果进行了比较。
尽管该研究的癌症和其他临床预后结果要等到2019年才能出炉,但早期内镜检查结果表明,加用阿司匹林有助于促进此前具有Barrett化生表现的部位产生新的鳞状上皮岛。英国牛津大学胃肠肿瘤学教授Janusz A.Jankowski博士表示,不应过分依赖阿司匹林。尽管阿司匹林是不错的药物,但还不够好,因为目前尚无法确定哪些患者能够受益于该药,该药在Barrett食管患者中的优等有效率可能仅为20%。
目前阿司匹林的有效性和反应性已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遗传学在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Chopin研究目前评价了食管癌的发生及预防中的全基因组关系,包括识别阿司匹林反应基因。
总结阿司匹林预防食管癌和其他癌症的证据来看,未来2年发布的指南很可能会建议具有次要癌症危险因素(Barrett化生)的患者在应用PPI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
研究者表示:即使具有心脏病或癌症次要危险因素,较好也不要在55岁之前应用阿司匹林。另外,从目前的人类寿命和长期用药以获得益处的必要性来看,75岁后开始应用阿司匹林也不合理。因此,只有55~75岁这一狭窄年龄范围内的人可获得净收益。
热文:伽玛刀的能耐有多大? 伽马刀能治疗哪些肺癌
荐 相关文章
口服靶向药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靶向药物的问世,无疑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疗效,同时相比化疗副作用更小,患者服药更加便捷。但在口服靶向药的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每次口服靶向药必须要固定时间,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不能根据自我感觉擅自加量或减量,这样做有可能影响药效,严重者还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加快药物耐药。[详细]
PD-1和PD-L1一样吗?
PD-1和PD-L1是两类药物。这两类药物都属于免疫治疗的药物,其作用机理类似,通过阻断pd1和pdl1结合的通路,从而帮助自身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恶性肿瘤进而杀灭肿瘤细胞,目前在肺癌、食管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有着重要的治疗地位。[详细]
口服化疗药的注意事项
化疗是治疗肿瘤较主要的方式之一,化疗的具体方式除了静脉给药,还有口服化疗药。口服化疗药只要患者在家服用即可,不需要到医院治疗。目前口服化疗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华体会手机娱乐
。[详细]
前列腺癌的ADT用药指导
因此去除或抑制雄激素活性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段称为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 ADT),即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详细]
放疗和化疗哪个更重要
放疗的局控率好,化疗的全身效应好,两者相辅相成。除此之外,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积极预防副作用的产生,以免对机体造成其他伤害。[详细]
肺癌靶向药注意事项
约40%-60%左右晚期肺腺癌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口服靶向药物给药方便,副作用相较于化疗更小,同时疗效显著。为了更好地保证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口服靶向药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详细]
癌胚抗原有什么参考意义
如果血清中的癌胚抗原超过每升血20微克,那么就要引起注意,需进行下一步的确诊检查。CEA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胃肠道肿瘤。大肠癌、胃癌或胆管癌等患者的血清CEA水平明显升高。[详细]
吃靶向药要注意什么?
靶向用药治疗期间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用药剂量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一般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决定用药剂量,并不可以私自盲目大剂量的用药,盲目大剂量的用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详细]
什么是靶向药?
靶向药物是指针对癌症中高表达或者突变的某个或某些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设计出专门针对该基因的生物制剂。靶向制剂可以使药物在目标局部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从而在提高药效的同时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详细]
化疗后怎样增高白细胞?
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口服药。另一类是注射的用药。注射用药就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它能够促进骨髓中细粒细胞的增殖分裂,把白细胞释放到外周的血中。
除了注射用药,可以配合口服升白细胞的药物,常用的有利可君、鲨肝醇、维生素B4等等。[详细]
手机端查看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