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癌症”的前世与今生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恶性肿瘤就是癌症。
在很多人心目中,癌症似乎是个现代病。可不是嘛,以前谁听说过癌症,好象只是近几十年来,癌症越来越普遍,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中,患癌的越来越多。有人 说,癌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人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力劳动和运动量减少,营养过剩,精神负担加重,再加上化学物质泛滥,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环境污染日益 严重,所以癌症是现代病。
其实,癌症并不是现代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在历史记载上,很久以前人类就发现这种疾病了。
在我国,较早发现与肿瘤有关的记载,是在西周,那时就用“肿”这个字眼来形容肿瘤,只不过当时无法区分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到了汉代,较早的癌症病例又出现在典籍中。大家可能听说过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说的是汉文帝时期,有个了不起的女孩子,叫缇萦,她的父亲犯了法,按律处以“肉刑”,就是要割鼻子、剁脚。缇萦为了救她父亲,上书给汉文帝,替父亲求情。汉文帝大为感动,就免除缇萦父亲的肉刑,并下令彻底废除肉刑。这是历史上著名的缇萦救父事件。缇萦的父亲是谁?他就是西汉很有名的医生淳于意。中国有据可查的较早的一个癌症病例,就出现在淳于意的书中,它记载了当时一个胃癌病例。淳于意父女真是了不起,中国历史上不同学科的标志性大事件竟然被他们一家独占二项:一项就是汉文帝修改律法,废除残酷的肉刑,第二项就是人类癌症史较早的有记载的病例发现。
转眼又到了宋朝。这时候,我国医学家对癌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在十二世纪初的《卫济宝书》中,首先出现“癌”这个字眼。该书还有对乳癌的观察,指出 40岁以上的妇女易患此症,溃烂三年而死等。南宋杨士瀛是这样描写癌症的:“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裹……”,说明古人已经 清楚地认识了癌症特征。
到了清朝,有关癌症病症的阐述也愈来愈多,大部分论述均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
中国古代就发现了癌症,那在西方又如何呢?人类文明史是齐头并进发展的,这话一点不假。同样在西方,公元前四百年左右,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的希波 克拉底也发现了癌症,他当时就把人体的肿瘤分为无害性肿瘤和危险性肿瘤两大类,危险性肿瘤也就是今日大家所常听到的癌症。英语癌症Cancer一词源出于 拉丁文Karkinoma,意指螃蟹,非常形象地展示了癌细胞的形状,更喻意着癌细胞象螃蟹一样横行霸道,四处蔓延,危害人体。
希波克拉底之后,西方医学进入黑暗时期,对癌症的研究也中止,直到十七世纪之后,有关癌症的论文才日渐出现。但真正对癌症有系统及广泛的研究是从十九世纪开始,那个时候,已经对癌症采用手术、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免疫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可见,癌症其实是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古老的疾病,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现代病。只不过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造成癌症发生的外部因素更加复杂多样,更加充分,癌症发病率快速上升,患病人数也呈递增趋势。
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