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癌症这种事儿,谁都不想沾上。癌症的难以治好性以及痛苦程度,令人不战而栗。很多患者被确诊癌症后,出现一些不好的情绪很难排解。
忧郁与轻生
多数患者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并且到了晚期,将不久于人世,因而表现出压抑、忧愁,终日愁眉苦脸,甚至想尽早了断自己,以期摆脱痛苦,减少家属的各种负担。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应当开导、鼓励,并且时时提防发生不测。
否认,甚至讳疾忌医
少数患者明知自己已处于癌症晚期,但对别人,甚至对自己,均采取否认的态度,至少缄口不言癌症两字。更有少数患者对某些症状采取掩盖或默默忍受。对此医生或是家属应允许他那么说、那么想,但仍要千方百计治疗某些症状,如剧痛等。
期望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的患者是依恋人生的,不愿告别世界与亲人。因而即便已知自己无可救药,依然对治疗抱有希望,甚至期望灵丹妙药有一天忽然问世。这也就是为何少数人乐意在临死前将躯体超低温冻存,以期将来有一天复苏,接受特别有效治疗,重享人间的欢乐。对于患者的这种心态,家属及医生们应当予以理解、同情、安慰甚至鼓励。
怪异,甚至仇视
有一些患者的性格到了疾病晚期,会向迥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如一向通情达理者,此时会变得怪异起来,甚至“蛮不讲道理”,对人、对世间,抱着仇视态度,他们会因一点小事或稍不顺心,而大发脾气。对此医生及家属要了解事情的原委,耐心与细心地劝说,切不可指责,或跟着发脾气。
愿望
患者知道即将辞世了,很多人会提出较后愿望,如见一见某位亲朋好友,或是嘱咐完成某一件事,或是讲出往日的“亏心事”,表示歉意,甚至忏悔。对此要尽可能满足。不可满足的要耐心解释,绝不可抱轻视、讥讽、嘲笑的态度。
接受与平静
通常绝大部分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理解医护人员已作了很大的努力;家属、社会也已尽了应有的责任,限于当前医学水平以及生命的客观发展规律,死亡是会降临在每个人头上的。因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不得不接受即将谢世的事实,于是不再“讨价还价”,不愿再谈及治疗等事情,而乐意安排好后事,需要不再痛苦可平静地走向“另一世界”。
对临终患者的关怀归根结底是道德的体现,对此我国有着优良传统。“救死扶伤”“尽孝”“送终”等无不体现出这种仁慈精神。这些做法的较重要的一点,便是尊重患者以及家属的意愿,要让临终患者有一个较后的舒适安乐的静养环境,依照临终患者的要求保留他的生活方式,包括环境布置、饮食与穿着爱好、亲人陪伴与守候,对他以往及当下已做或希望做的事情,以及对他死后的期望、顾虑,甚至隐私予以理解,让他“死而无憾”,安然地离去。
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