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如何解释胰腺癌病因病机
“黄疸、积聚”作为中医疾病的常见分类,可以对应于胰腺癌的某些表现,胰腺癌作为“癌王”,往往患者预后都非常差,中医药对于缓解胰腺癌术后及放化疗等引起的不良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历代医家的观点诸医家对于“积聚”,“黄疸”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所变迁。
汉代张从正《儒口事亲》曰:“盖五积者……皆抑郁不伸而受其邪”,强调情志因素在积聚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认为积聚是因为人体本身阴阳不平衡,脏腑功能虚弱,感受外来邪气,搏结于脏腑所致。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虚生百病”,认为积聚是因为病人体虚所致,卫气虚不足以抵抗外邪、脾胃虚不足以运化水谷,导致邪气客于中焦。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曰:“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认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气血不足、运行不畅等内因,以及外感六淫之邪均能导致积聚的发生。
因而,中医认为正虚邪实是胰腺癌发病的基础,该病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七情郁结或饮食不节等因素,久而积之使肝脾受损、脏腑失和,进而导致湿热互结、瘀毒内蕴,形成癥假结块。
阅读:
荐 相关文章